社区是基层治理的“神经末端”,也是连接党心民意的“桥梁纽带”,如何拓宽人大代表在社区的履职渠道,打通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“最后一米”?苏州色色资源站无码AV胜浦街道坚持问题导向、需求导向、资源导向,依托青年汇社区“汇+”党建品牌,创新“四式”工作法,打造“代表全面参与、网格全部覆盖、工作形成闭环、服务打破距离”共建共治共享的“汇+”格局。
“多点式”收集民意 形成选民需求清单
青年汇社区人大代表之家着力延伸服务触角,将网格架空层打造成为代表联系群众的“微阵地”,发扬“板凳民主”,每周定期邀请代表进楼道与选民面对面。此外,社区还创新建立网格入户走访、企业联席会议等联系群众的机制纽带,今年以来,共收集群众诉求16项,涵盖爱心帮扶、健康义诊、绿化提升等多个方面,真正做到倾听民生、汇聚民意、温暖民心,开拓延伸代表履职新维度。
“点将式”约见代表 精准化解矛盾纠纷
青年汇社区作为一个集宿区+商品房混合型社区,周边企业环绕,工业区空气和噪音污染问题一直是群众投诉的热点、难点。为此,依托社区人大代表之家,选民们“点将式”约见区人大代表杨青,组织社区、居民、企业三方“线上+线下”沟通协商,督促辖区企业排查整改,有效缓解环境问题。社区通过“点将式”约见的方式,一方面,让群众遇事有门可进、有人可找;另一方面,让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专业能力,实施“专科专治”,问题办理“对症下药”,实现人大代表与选民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“认领式”推进项目 助力基层精治善治
每年年初,青年汇社区都会将选民需求以项目化形式公开发布,人大代表根据选民的需求清单,结合自身资源主动认领社区实事项目。例如,2023年,针对居家养老难题,区人大代表、苏州亚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永坤带头认领适老化改造项目,惠及胜浦街道14个社区62户家庭。在袁永坤代表的带动下,华兴源创、日立、生益科技等企业纷纷加入认领行列,小区游乐场改造、“口袋公园”焕新、“楼道微自治”等项目有条不紊地推进,实现了人大代表之家搭台、企业参与共建、选民全程参与的自治模式。
“精准式”监督回访,形成“全链条”闭环
街道探索数字化监督途径,打造“红色管家”线上民意收集平台。青年汇社区以点对点回访、满意度调查、现场查看、设置意见箱、查阅台账资料等线下形式,实地调研、收集选民对人大代表和各项民生实事落地的意见建议,做好实时监督。这种“线上线下双结合”的监督方式,真正做到“事事有回音,件件有着落”,形成了工作“全链条”闭环。
编辑 胜宣
2023年11月20日